专题教育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德育天地 > 专题教育 > 正文
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
发布日期:2013-10-21    作者:

 ——读《雷锋的故事》有感

敬业中学高二(7)班 韩紫薇

如今,生活在蜜糖般的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永远无法体会: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离你而去;被资产家剥削得衣不蔽体、食不果腹;遭地主欺凌,遍体是伤。这就是雷锋的童年,已经不够用苦难来形容了。可正是这样一位苦命的孩子,却用生命谱写了一段段感人的事迹。

“青春啊,永远是美好的,可是真正的青春,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,永远忘我劳动的人,永远谦虚的人。”

湖南长沙解放,雷锋终于可以挥手告别这悲惨的童年。受解放军连长的鼓舞,雷锋参加了儿童团,投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清匪反霸的火热斗争中。扛着红缨枪,昂首挺胸地走在乡间的田野上。看着昔日的恶霸地主,如今被打得抬不起头来,雷锋骂着骂着却哭了,想起那些不幸的亲人,想起了母亲临终时话:“要长大成人!要记住亲人是怎么死的!”雷锋感激于共产党、解放军为穷人所做的一切,从那一刻起,追随共产党、捍卫新中国的信仰就在这颗幼小却有钢铁般火热的心中扎下了根。

“世界上最光荣的事——劳动;世界上最体面的人——劳动者。”

17岁的雷锋来到了团山湖的一个农场,当起了拖拉机手。白天认真学习驾驶技术,晚上研究有关拖拉机的构造、维修保养和驾驶技术的书籍。还将其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《我学会开拖拉机了》,还在全县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,示范表演驾驶拖拉机。短短一年的时间,雷锋勤恳劳作、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就给农场上的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一次大雨,怕国家新购进的水泥淋湿,竟拿来自己的棉被遮雨,因此还生了一场大病。

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,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。”

雷锋从小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解放军。终于逢部队招兵,雷锋第一个报名,可却因身体素质不合格被无情地拒绝了。他不言放弃,一次一次得申报,用真诚感动了考官,于19601月,光荣得成为了一名解放军。他热爱集体,关心战友,关心群众,把毫不利己、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,并身体力行,认真实践。他向着自己树立的目标不断前进,将为人民服务、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感染给每个人。他终于可以履行自己的诺言了,他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为亲人们报仇了。

“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,不做湖岸河旁之柳。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,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。”

也许是上帝太嫉妒人间竟拥有这样的一位善良的天使。在22岁的花季岁月里,雷锋合上了那双疲惫不堪的眼睛,与世长辞。那根木棒打中了雷锋的左太阳穴,带走了这位伟大的劳动模范。雷锋因公殉职的消息震惊了部队,数以万计的人们赶到他的追悼会,想送送这位英雄,祈祷去天堂的路上一切安好。

雷锋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,他亲手书写的日记也成为了优秀读物。毛主席亲笔题词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,并发表号召,将此后每年的35指定为学雷锋日。一时间,雷锋的名字响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,兴起了一阵“学雷锋热”,做好事,存好心,为好人,雷锋精神永不灭。

半个世纪以来,雷锋一直没有离开我们,那张青春微笑的面孔永远印在了我们的心里。他的“钉子精神”化作绵绵细雨,滋润着黄土大地,感染了一代一代人。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。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。”我们的人民怀念雷锋,我们的时代需要雷锋。愿雷锋精神永世长存!

相关信息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