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手机版网址多少图书馆教育情报索引(2020年第01期)
编号 |
文 献 题 名 |
作 者 |
文献出处(年|月) |
|
语文 1 |
人行风景里 情蕴山水间——散文阅读学习任务设计 |
赵楠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语文形式:语文课程的焦点 |
丁向红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整本书阅读如何科学考查上——从北京近四年会考题说开去 |
赵长河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“入戏”与“出戏”:戏剧教学的应然追求上 |
赵军、黄厚江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天地有大美 尘世亦逍遥——《逍遥游》教学设计 |
张明晶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《项链》教学的“三读”设计 |
孙玉凤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牵一发而动全身——《归去来兮辞》微探究教学 |
闫唯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8 |
《苏武传》思维导学的互动价值 |
高娜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9 |
绝处逢生——《寒风吹彻》课堂教学 |
熊芳芳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0 |
《扬州慢》教学新突破 |
宋彩霞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1 |
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——《氓》之教学思考 |
邢庆卫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2 |
“像这样”教读《像山那样思考》 |
刘学飞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3 |
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|
董健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4 |
贴着文本教阅读 |
曹勇军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5 |
我听见岩石在嘶哑地歌唱——关于《峨日朵雪峰之侧》的深沉演绎 |
何郁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6 |
“立”住的豪情:从相似中突破 |
勾文君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7 |
统编版教材“劳动光荣”单元教学思考 |
陈立今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8 |
旅有所思 学有所获——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与研学的深入思考 |
井冠华、王敏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19 |
子见南子:子路应该生气吗 |
张华峰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20 |
“反常思辨”的故国与新邦 |
王安卫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21 |
平常心 恒久心 澄澈心——整本书阅读的三大心法 |
李文亮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22 |
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四种意识 |
朱茂林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23 |
一本书里的世界——谈《生命清供:国画背后的世界》阅读教学路径 |
方明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24 |
整本书阅读应体现“整”之精髓——以冯至的《杜甫传》为例 |
刘冬梅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25 |
诗画融通处 始有真意出——陈与义题画诗三首解读 |
谈胜轶 |
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20年第1期 |
|
26 |
汉字是表意文字吗 |
叶水涛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27 |
《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》导言 |
徐林祥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28 |
家校共育,让阅读之花精彩绽放 |
刘玲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29 |
创设平等环境,培养阅读兴趣 |
周卫峰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30 |
改良阅读教学方法,优化作文教学生态 |
叶应松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31 |
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精准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|
严霞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32 |
“批判性思维”: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必需品 |
朱永生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33 |
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“文化传承与理解” |
马绪霞 、徐振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34 |
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 |
彭铭韫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35 |
顺应审美心理活动规律,展开语文阅读教学 |
任平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36 |
张扬个性阅读 放飞课堂精彩 |
王振华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37 |
以“单元整体学习”为抓手,培养学生“预测”能力 |
徐红英 |
《语文世界》2020年第1期 |
|
数学 1 |
一道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试题的题法研究及思考及三个另解 |
侯雪花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漫谈探求多元最值问题的十种优化策略 |
瞿春波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以直线参数方程视角审视圆锥曲线中点问题 |
康宇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双曲线渐近线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|
胡寅年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由一道导数试题的错解引发的思考 |
刘刚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对一道椭圆试题的探究 |
陈晓明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双曲线中的三个圆 |
苏艺伟 、张兵源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8 |
解决数列中有关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策略 |
董荣森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9 |
“隐圆”的代数条件形式、特征及运用 |
杨利刚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0 |
“新定义”蕴含的几何意义 |
赵琨 、李娜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1 |
挖掘试题中各条件的关联变式话命题 |
姜黄飞 、沈顺良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2 |
利用柯西不等式巧解竞赛试题 |
方志平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3 |
基于“大背景”的章单元建构框架及实施建议——以“三角函数”一章内容为例 |
石志群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4 |
“平方根”教学设计与反思 |
叶新和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5 |
影响初中学生代数应用能力的原因初探 |
石峰 、陶增元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6 |
在学习理论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数学文化“第二课堂”学习探究 |
曹翔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7 |
以“等比数列”教学为例来谈数学教学三境界 |
朱哲、 常艳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8 |
从一道高二期末调研题谈应用题的教学 |
丁益民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19 |
探究“隐形椭圆” 培养关键能力 |
赵加营、 王腾飞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0 |
对椭圆中若干斜率问题的探究 |
顾旭东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1 |
圆与椭圆等比点的类比性质及其应用 |
蔡祖才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2 |
从高考试题谈数学文化融入教学 |
蒋孝国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3 |
实验中感悟 思考中明理——以平面图形密铺的实验教学为例 |
王龙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4 |
“数学写作之初见建模”教学设计及思考 |
仓万林、 李红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5 |
基于现象教学的“问题意识”培养——以“圆的标准方程”教学设计为例 |
许佳龙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6 |
高中数学新概念起始课的教学研究——以“指数函数(1)”为例 |
王娅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7 |
大数据辅助数学学科精准教学的实践研究 |
杨原明、 冉春莲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8 |
GeoGebra平台支持下一类直线恒过定点问题的探究 |
钟三明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29 |
“思意数学”六种课型教学模式构建与探索 |
林伟、罗朝举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0 |
“思意数学”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 |
陈峥嵘、邱云萍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1 |
借助互联网教学,让数学建模课乘风飞翔——数学建模课《生活中的三角函数》教学设计 |
孙晓红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2 |
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——以“向量概念”的教学为例 |
王思义、朱键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3 |
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——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,提升人文素养 |
王艳、吴文辉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4 |
基于四基,提升核心素养——以一轮复习“圆的方程”教学为例 |
陈海波、朱志栋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5 |
理性恒久远,思想永流传——立体几何教学札记 |
李传峰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6 |
利用数学习题教学提高学生自主解题能力 |
陈其楼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7 |
情景引入,过程探究,习题强化,综合提升——以“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”为例 |
管培祥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8 |
课堂小结的有效性策略:教学设计的视角
|
黄森霞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39 |
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——以《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》教学为例 |
石凤燕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0 |
一节递进式问题串的高三数学探究课——以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》为例 |
吴华波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1 |
浅析数学符号意识的内涵、要素及培养策略 |
须勤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2 |
论数学解题反思的实践路径 |
郑丽兵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3 |
例谈直觉思维在解题中的运用 |
刘喜兰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4 |
导数问题中构造辅助函数的方法技巧探讨 |
吴德满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5 |
论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优势与应用 |
朱强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6 |
挖掘数学美,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|
潘水良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7 |
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视觉思维理论的研究 |
杨美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8 |
研究性学习理念和高中数学教学之间的巧妙整合 |
田宏达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49 |
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索 |
顾欣英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50 |
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培养反思能力“三策略” |
郑波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51 |
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|
凌海霞 |
《数学通讯》2020年第1期 |
|
外语 1 |
语篇分析视角下概要写作中典型段落的展开模式及概括方法 |
鲁周焕 |
《中小学外语教学(中学篇)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英语学习活动观下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 |
陈芳 |
《中小学外语教学(中学篇)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[文章标题]基于语篇知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|
王勇、丁薇薇 |
《中小学外语教学(中学篇)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小学英语深度学习 |
邵晓霞、李丹丹、王安逸 |
《中小学外语教学(中学篇)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中学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策略 |
蔡琼、张金秀 |
《中小学外语教学(中学篇)》2020年第1期 |
|
物理 1 |
对中学物理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研究 |
赵一斌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练习教学问题梳理与解决方案 |
朱亚平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从理解的建构性谈速度概念的教学 |
郑青岳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无限宝平台在线课堂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评估 |
王博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“数据模型”在物理教学中的尝试 |
刘天罡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|
黎国胜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指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与实践 |
李铁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8 |
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“滑动摩擦力规律”教材处理 |
孙立婷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9 |
“四点一线”平滑衔接初高中物理 |
章维辉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10 |
基于德育实施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|
李鸣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11 |
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目标设计模式 |
刘健智 |
《中学物理-高中版》2020年第1期 |
|
化学 1 |
议析化学学科理解与提升教学能力 |
肖中荣
|
《化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化学教学技能分类的逻辑反思与重构 |
刘一兵、夏加亮、彭兰贞 |
《化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新课标视域下化学史的科学本质教育功能研究 |
严文法、王小梅、李彦花 |
《化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“化学实验方案设计”高考考点分析及其教学实践 |
王景、陈元庆 |
《化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命题初探 |
赵雪、孙子秀、卢巍 |
《化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上海化学新高考简答题的特征分析 |
周玉枝、王祖浩 |
《化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化学核心素养视角下试题的质量评价探索 |
卢天宇、艾进达、吴运来 |
《化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生物 1 |
基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——以“晶体的结构与性质”为例 |
陈寅,宋蕊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金属置换反应实验的审美化改进——以“置换反应生成银和铜”为例 |
王振、严业安、胡志刚、凌一洲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溴乙烷的水解和消去反应对比实验改进研究 |
盛林娟、李雪萍、伍晓春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乙酸分子直径测定的实验设计 |
纪玉婷、张继禄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生物信息学在遗传病筛查中的应用 |
黄静瑜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原理 |
杨洪斌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例析高中生物学中相对值含量变化的典型问题 |
文新明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8 |
制作“苔玉球”拓展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|
曹长江、 张宜萍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9 |
探究馕在口腔中被唾液消化速度的实验 |
杨玫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0 |
例谈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试题命制策略 |
卢佳丽、 林颖韬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1 |
数码成像比色在“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”实验中的应用易 |
任远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2 |
多酚氧化酶应用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|
温娟、 张震南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3 |
PBL交融LBL教学法在高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|
赵玥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4 |
“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”的模拟实验 |
沈小青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5 |
基于模型建构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--以“种群数量的变化”为例 |
顾军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6 |
“细胞分化”复习课中重要概念的运用与重建 |
郭爱平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7 |
探究用不同材料制作细胞模型 |
王茹丹、 游乃宁、 高娜娜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8 |
例谈生物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 |
谢红舟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19 |
“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”一课的教学设计 |
张传英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20 |
基于真实情境的“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”教学设计 |
金小李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21 |
“配音秀”手机软件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|
杨旋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22 |
基于“观察和问题引导”的“昆虫的生殖和发育”教学设计邹传龙 |
阚晓婧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23 |
基于大情境的“植物的根和物质吸收”教学设计
|
张叶琴、 夏兆省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24 |
增强现实技术(AR)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|
王淑佳、 刘凯于 |
《生物学教学》2020年第1期 |
|
历史 1 |
略论史料的另面与史事的另面 |
张耕华 |
《历史教学-上半月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史料实证与历史深度学习 |
纪巍 |
《历史教学-上半月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教材史料应用策略刍议 |
汪茉莉 |
《历史教学-上半月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”教学设计 |
孙玲玲 |
《历史教学-上半月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“同课异构”下的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”教学设计 |
王珊珊 |
《历史教学-上半月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找准时代定位 回归历史坐标 |
罗金永 |
《历史教学-上半月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基于微观史学的历史叙事教学初探 |
孙进 |
《历史教学-上半月》2020年第1期 |
|
地理 1 |
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置探究 |
刘晓翠 何红 |
《地理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从地理视角研析国家战略,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|
赵怡 |
《地理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大概念视域下的地理教学刍议 |
王晨光 |
《地理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共词分析视角下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|
张成孝、 张德刚 |
《地理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例谈地理“小切口”问题的破解方法 |
谢海波、 张延 |
《地理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“地理实践力”考查刍议 |
伍国凤、 张特 |
《地理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究活动的特点研究与启示——以“地表水”为例 |
赖水珍、 张胜前 |
《地理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体育 1 |
“学、练、评”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转型 |
余立峰 |
《中国学校体育》2020年第02期 |
|
2 |
“学、练、赛、评”一体化视角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|
蔡景台 |
《中国学校体育》2020年第02期 |
|
3 |
青年体育教师快速成长的实践路径 |
李源 |
《中国学校体育》2020年第02期 |
|
4 |
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提升的对策 |
李永莉 |
《中国学校体育》2020年第02期 |
|
5 |
导致不良身体姿态形成的原因及对身体的危害分析 |
李旭龙、 吴键 、袁圣敏 |
《中国学校体育》2020年第02期 |
|
6 |
探索“目标”引领下的体育大课间自主活动策略 |
张纪胜 |
《中国学校体育》2020年第02期 |
|
7 |
科学设计,为学校管理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依据 |
叶志强 |
《中国学校体育》2020年第02期 |
|
8 |
书法“美育”说——以认知和体验为中心的书法观念建设 |
陈振濂
|
《书法》2020年第2期 |
|
9 |
苏轼“书如其人”说之义蕴及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|
韩立平、 |
《书法》2020年第2期 |
|
10 |
魏晋风度和明清性灵——《学书札记》之三十八 |
徐建融 |
《书法》2020年第2期 |
|
心理教育 1 |
化茧成蝶——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中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|
阮 君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如何“玩”得好
|
罗雅梅
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“画”说挫折——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中挫折教育中的应用 |
李 静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她们凭什么可以这么对我?——高中生人际困扰辅导 |
马丽铭
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运用接纳承诺疗法,与惧学想法和平共处——高一女生惧学心理辅导 |
李佩贞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我努力了,却没有好成绩——高二学生学习动机过强心理咨询 |
张 蓉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失眠背后的深层缺失——运用ACT技术缓解考试焦虑 |
傅佳纯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8 |
中小学生社交焦虑成因及教育建议 |
韩雨洋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9 |
家庭教育中,如何与孩子“讲道理”? |
黄健燕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0 |
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 |
施 健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1 |
青春期早恋的心理学分析及解决策略 |
吴 婷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2 |
绘画疗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|
张琳 |
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综合 1 |
尺寸教材 悠悠国事——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 |
郑富芝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2 |
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,依法治教的必由之路 |
曾文锋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 |
教育惩戒,要兼顾力度和温度 |
谭志鸿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4 |
新时代立德树人五问五答 |
聂育松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5 |
区域推动思政课教学要选对路子 |
陈式华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6 |
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行动应答 |
李永亮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7 |
“创美教育”:推动学校教育走向美学境界 |
韩延辉
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8 |
构建全面渗透的学生发展指导新模式 |
李之宁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9 |
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实现路径 |
雷丽珍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0 |
高质量课堂如何回应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|
钟罗金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1 |
“思维课堂”在学科教学中的实现 |
陈祥春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2 |
适性扬才,鲜活有效——高中思政课生态教学的探索 |
林黎华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3 |
思政课教学如何让学生信且行 |
黄怡婧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4 |
如何基于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|
朱建山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5 |
地理TRUE教学:培养真实问题解决者 |
庄惠芬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16 |
自主: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|
刘闻、 谢晓霜、 黄丽、 邹志龙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29 |
跳出“泯然众校”的发展陷阱 |
熊盛才、 彭琪安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0 |
学校文化建设再出发 |
林加良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1 |
现代学校需要文化共建、共治、共享 |
阮美好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2 |
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|
彭娅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3 |
学校要让教师成为“最优秀的人” |
苏科庚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4 |
家校合作提升学生生涯教育质量 |
杨剑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5 |
让高尚成为自然—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取得实效 |
陈嬿如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6 |
现代学校治理重在“激发办学活力” |
朱祥烈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7 |
对“成绩中等学生”的心理研究与教育干预 |
田波、张慧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8 |
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写作教学变革 |
李斌
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39 |
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背景下的教师角色重塑 |
程姗姗、 孔凡哲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40 |
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 |
李瑞章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41 |
文化——柔软的力量 |
付成波、 袁志文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42 |
好学校的模样——评《名校的那些“秘密”》 |
褚宏启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
|
43 |
核心素养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共同体实践 |
李圯 |
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1期 |